裁员之后,小米对印度仍抱有希望:未来可能吃大亏
文/王新喜
【资料图】
小米裁员之后,引发业内与国际上的广泛关注,该事件最早是由印度时报报道,被外界认为是小米向印度发起的反击号角,但从目前小米品牌向笔者的反馈来看,印度当局对小米48亿资产是“冻结”而非“扣押”,而且可以在印度境内继续使用,并且小米还能继续上诉,总的来说,小米对拿回这笔钱依然存在希望,但事实如何,还很难说。不过从当下印度的形势来看,如果对印度市场依然抱有希望,未来可能吃大亏。
据《经济时报》报道,由于组织内部重组、市场份额下降以及政府机构审查力度加大,小米印度公司正在将员工人数减少至 1000 人以下,预计将解雇500人。最近解雇了约 30 名员工,未来几个月可能还会进一步裁员。
小米印度方面对外的回应是:“我们会根据市场状况和业务预测做出员工数量的规划。也并不排除对无法满足要求的员工进行合理优化。”
该事件被认为是小米对印度冻结资产的一种反应。但事实上并非如此,小米或仍然寄希望于印度政府改变该事件的定性,表示印度政府仍然允许小米继续上诉。而小米当前也否定了印媒关于“印度政府要求小米OV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关键岗位”的说法。
据印度《经济时报》报道,印度政府要求中国小米、OPPO、realme和vivo等智能手机制造商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首席执行官、首席运营官、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职位。此外,政府还指示他们将合同制造工作委托给印度公司,开发有当地企业参与的制造流程,并通过当地经销商出口。
该报道在国内引发了大量的讨论,包括环球时报、极目新闻、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。但小米品牌方私下向笔者否认了这种说法。
因为多篇文章引用了印度时报的该篇报道,目前小米品牌方私下向笔者表示,印度政府要求中国小米、OPPO、realme和vivo等智能手机制造商任命印度籍人士担任首席执行官、首席运营官、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职位此事系印度媒体误报,与事实不符,印度政府没有这样的要求。
另外,小米品牌方还一再强调,印度政府这次并非扣押资金,而是冻结,可以在印度境内正常使用。其次这次判决不是终审,法院容许小米继续上诉。
从这里看出,小米对印度市场的终审判决还抱有很高的希望。
冻结不等于扣押,小米还可以继续上诉:小米对印度市场仍抱有希望
在业内看来,小米裁员,是对印度政府的无声抗议与反击,毕竟,印度是人口大国,就业问题是印度政府重视的民生问题,通过裁员也可以向印度政府施加压力作为谈判筹码。
但从目前来看,小米品牌方表示,所谓让印度籍人士担任关键岗位是印度媒体的误报,没这回事。但问题的关键是,如果小米认为是印度媒体的误报,小米为何不公开澄清这个误会?是在担心什么?
其次,小米强调印度政府并非扣押资金,而是冻结,并表示,所谓冻结,就是可以在印度境内正常使用,其次是这次判决不是终审,法院容许小米继续上诉。
综上来看,小米在强调冻结与扣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前者表示这笔钱还是可以在印度使用,甚至有可能拿回来,但是扣押则是不能在印度再使用这笔钱。小米强调这笔资产只是冻结,还能使用。
这个说法让笔者有点迷惑,资产冻结了还能在印度使用,难道印度政府只是限制这笔款流向国外?印度的冻结与扣押真的具有如此不同?这个可能需要专业人士做出解读。因为从目前来看,前段时间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,该国在印度银行积累了数十亿印度卢比被冻结,但却无法使用。
俄罗斯资产被印度冻结不能使用,小米被冻结可以使用,其中的原因可能需要小米进一步做出解释。
另外小米强调,这次判决不是终审,法院容许小米继续上诉。显然是寄希望印度政府未来会做出改变,寄希望印度法院在终审做出合理的判决,小米其实对印度市场与法律的正义性仍然抱有希望。
这个事情在目前其实引发了外媒的关注,有观点认为,印度当局对小米等中资手机企业的打压,进一步撕裂印度的国际商誉,是对国际法的践踏,也破坏市场自由竞争。千万不要低估印度,搞砸一切的能力。
目前这个事情在中国台湾也引发了讨论与关注,中国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谢寒冰指出,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印度霸凌中国企业,印度这么做,其实是无视国际法与商业基本原则,未来迟早会出大事。
小米被印度当局冻结48亿元这个事情近期在国内的讨论非常多。很多人对小米感到同情,同时也对小米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在印度的前途感到担忧。
但是现在小米没有其他办法,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印度变好这一点上,因为小米在印度的重资产布局已经形成,进退两难,更不可能退出印度市场。
对印度市场期望过大,未来可能吃大亏
但是小米如果对印度依然抱有极高的期待与希望,未来可能吃大亏。
原因有三点:
小米还将继续上诉,但成功可能性很低。在过去,包括沃尔玛、很多公司都是被印度的天价罚款与没收巨额资产之后,选择了直接退出了印度,但印度从来没有因为这些公司要退出,就退还罚款,更何况是裁员。
小米在印度的本土化布局与本土化深耕程度,已经是完全本土化的公司了,其印度股权结构基本上与国内业务已没直接关系,国家也说不上话,因为它的业务与国内业务没有直接关系,而小米又没有任何应对之法。
印度政府未来的任何制度条款变动,都是小米未来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所在。
其二,回溯今年6月,印度执法局冻结小米资产,是源于其违反了该国的《外汇管理法》——“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”,
印度这般操作早已不是个例,印度的外汇管理法就是个风险大坑,这次冻结资产之后,难保没有下次。未来的风险在于,小米以后在对外支付款项上,将面临难题,因为小米的很多零部件都是向外采购的,尤其是向高通买芯片,跨境支付版权费等。
小米印度子公司声称支付的版税是合法的商业行为,用于使用美国高通集团的标准关键专利(SEP),以及小米印度版智能手机中的知识产权。他们表示,这些技术对于在印度运营智能手机至关重要,否则将无法正常运行。
简单来说,小米在印度销售的手机,未来需要思考该怎么付给高通专利费的问题了。因为此前的操作已涉及违反了印度外汇管理法的相关条款。如果因为印度的《外汇管理法》,通过跨境支付的手段向高通支付版税与专利知识产权总是面临风险,那么小米在印度如何经营?高通等公司是否需要在印度成立一个分支机构,专门对接小米公司的付款?
如果这样,高通肯定不乐意了,因为这样,未来高通也有可能被牵连进去,面临资产被罚没的风险。
简单来说,这次资产冻结之后,因为印度《外汇管理法》的规定无法改变,小米未来跨境支付高通专利版权费存在麻烦。尽管小米提出了上诉,但在印度,想依靠印度官方力量给小米一个公正合理的处理,结合过去诸多跨国公司的案例来看,有多难,小米也知道,但小米还是把希望寄托在印度终审判决的改变上。
这种被动,也意味着未来的经营风险。
其三:过去十几年来,印度频频以逃税、做假账、违反外汇管理法为由,向各大跨国公司开刀,充分利用资本的赌性以及各大国的战略,以大而不强的猎物姿态示人,以最低的代价,套取最大的利益,以人口红利引诱一个个大厂来到印度重资产布局建厂、最后利润、资产与产业链都留在了印度。
以印度这么多年来惯常的做法来看,其营商环境未来很难有实质性的改变,想再揪出问题,很容易,法律的解释权在他们那里,曾经为了罚沃达丰,印度甚至修改了法律。
尤其是当前美国在大力扶持印度制造取代中国制造,国际舆论对于印度很包容,很多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在过去很多跨国公司比如沃尔玛、沃达丰、诺基亚等遭遇印度天价罚单之后,直接退出了印度,而当下小米还是准备在印度持续经营,但对于印度的多次“误会”,小米没有任何应对手段。寄希望于印度改变以及营商环境变好,持续深耕印度市场,或许依然是小米不变的战略。
从当下印度的现状来看,如果印度意识到对中国的违约成本很低,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无法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,这一次之后,如果没有必要的应对与反制手段,小米未来还有可能在印度市场可能吃大亏。这是值得小米当下深思与警惕的。
作者: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
标签: